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在人民大会堂 受访人供图 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河套“一区两园”一体化管理急需启动。他建议,可参考横琴的粤澳一体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创新管理组织架构,在河套区内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体化机制。他建议,国家以深港河套为基础,加强研究、调集资源,推动深圳、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度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建设。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1年10月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规划。“北部都会区”建设将跨越20年时间,并与一河之隔的深圳产生联动效应,需要一个先导区作为拉动整个规划落实的引擎。而且,这个先导区必须与“北部都会区”和深圳方面的发展方向高度衔接,具备一定的先发条件和互利因素。 蔡冠深表示,“北部都会区”的重点产业定位是创新科技,有机会采取新的发展模式,鼓励大型科技企业来香港设立国际研发中心。“北部都会区”亦为香港积极参与大湾区合作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他指出,深港河套区的港方园区地处“北部都会区”核心位置,同时具备“创科”及“合作”两大条件。基于河套独特的历史因素与地缘条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的港、深两侧园区早前已分别被赋予“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及“深圳科创园区”的定位,将以创科为中心,以深港合作为主调。因此,他认为,在“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过程中,河套区已具备相对成熟的基础,可以作为先导区率先启动。 蔡冠深表示,目前,河套区建设过程中的深港合作机制仍有改进空间,深港仍各自管理河套“一区两园”,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他建议,在政府层面,由深港双方组成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联合专责小组到2021年底已经召开过八次会议,惟仅限于对发展河套地区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协商,对两园在运营层面的具体合作影响力有限。 “根据深港两地政府签订的合作安排,未来在港深创科园首批楼宇落成之前,香港科技园公司将率先在深圳科技园设立香港科技园深圳分园,这种模式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落地。”他说,“河套深港园区在开发运营层面上仍是由两地各自牵头企业负责运营,难以有效整合两地资源。” 因此,他建议,可参考横琴经验,创新河套顶层管理模式。他认为,深港在河套区整体管理规划及合作机制上,需要进行改善和创新。通过更高效的深港创科合作,河套区将可成为“跨境共区”的突破点。可参考横琴的粤澳一体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创新管理组织架构,在河套区内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体化机制。他具体称,例如推动深圳侧河套的管理机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有限公司)与目前负责管理香港侧河套的香港科技园附属公司(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负责深圳和香港“一区两园”管理,实现香港与深圳管理层融合和利益绑定,真正达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 此外,他指出,应以“产城合一、产区互动、人区互融”为目标。在河套区内开展针对国内外创科龙头企业的精准引进,并在区域内为创科人才提供高品质的居住、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探索实施深港两地创科要素,即科研人员、器械、资金的跨境自由高效流通,全面实现跨境同区。 蔡冠深表示,作为“北部都会区”的先导区,若河套“一区两园”的政策突破能够成功落实,可以考虑逐步拓展至整个“北部都会区”范围,大大提升大湾区科创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他认为,“北部都会区”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产业导入,需要通过加强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借助内地雄厚的产业基础,共同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和拓展市场。面对新的合作机遇,建议国家以深港河套为基础,加强研究、调集资源,推动深圳、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度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建设。 (责任编辑:141031) |